手机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生活常识 >

阿富汗瓦罕走廊:中国的狭长宝地,虽仅百里,其价值不可估量!

923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09 07:48:42    

我国幅员辽阔,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以及全长约2.28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,与多个国家交界。

提及我国交界的邻国,人们都会想着俄罗斯、朝鲜、印度、越南、缅甸、蒙古等十四个邻国。但是很少会联想到阿富汗。

瓦罕走廊概括

这也是因为中国和阿富汗边境线是最短的,仅有92.45公里。这一中国和阿富汗的交界处,叫做瓦罕走廊,又称阿富汗走廊。由于地带狭长,又形象成为“走廊”。

阿富汗走廊,乃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我国新疆呈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,也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狭长山谷,全长400公里,其中300公里在阿富汗,100公里在中国境内;最宽处约75公里(瓦罕河由西向东流160公里后,注入帕米尔河)。

整条阿富汗走廊,呈东西走向,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。位于阿富汗地区是比较宽,最宽处约75公里,最窄处的瓦罕吉尔山口不足1公里。整条走廊,有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内,其余在中国。

由于瓦罕走廊的平均海拔4923米,气候比较寒冷,属于高寒山区,每年除了6、7、8三个月之外,其余时间都是寒冷时刻,白雪皑皑。

瓦罕走廊不仅气候寒冷,也是土地贫瘠,乃是苦寒之地。在瓦罕走廊居住大多数是少数民族——塔吉克人。他们说着瓦罕语,以放牧为生,只能在高山零星的耕地上种植适应高原地区生长的紫苜蓿、大豆、裸麦、豌豆等农作物。然后,居民大多数是从事畜牧业,夏季气候温暖时候,就把牛羊驱赶到附近的高山牧场上,收入微薄。一旦遇到极端气候,居民生活更加难保障。

瓦罕走廊战略位置的重要性

受到多年战乱影响,阿富汗本来就是战乱的国家,瓦罕走廊更是阿富汗最穷困的地区。阿富汗的瓦罕居民面临着缺少粮食、医疗、药品,以及毒品泛滥、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。

但虽然瓦罕走廊是苦寒之地,面积不大,却是巴基斯坦、中国、阿富汗、塔吉克斯坦这四个国家的国界之处,乃是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,战略位置相当重要。在历史上,一直都是东亚文明、中亚文明、南亚文明、欧洲文明四大文明交流的必经之地,各国文明在这一块土地交汇碰撞,这也使它承载无数的历史记忆。

瓦罕走廊的古代历史

瓦罕走廊及帕米尔高原在清朝以前都是中国的领土。唐朝时期,帕米尔高原在中国史书叫做“葱岭守捉”,属于中国领土。

在遥远的过去,瓦罕走廊处在的帕米尔高原,由于海拔高,崇山峻岭阻碍了亚洲与欧洲、南亚与中亚、东亚与西亚之间的文明交流。

瓦罕走廊最早历史,应该算是公元前六世纪时候,就属于伊朗高原上的古波斯国极东部地区。在公元前4世纪时候,位于欧洲古希腊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,一直东征,打败了波斯帝国,一路打到伊朗高原,在远征印度和中亚地区时候,也抵达过印度西北部。

亚历山大东征,建立横跨亚欧大陆帝国时候,我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。当时,中原地区没有建立大一统王朝,势力范围最多就是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,没抵达西域。所以,瓦罕走廊的战略价值还没真正发挥出来。

当历史车轮驶到西汉时候,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对付北方的匈奴。于是,就派张骞出使西域。西域各个国家与中亚诸国与西汉王朝联系频繁起来,西汉王朝通过西域和中亚,沟通与欧洲的联系,丝绸之路由此开辟。

瓦罕走廊的价值被挖掘

当汉宣帝时候,统治西域的匈奴王——日逐王先贤掸率领部众投降汉朝,于是广阔西域就此属于西汉的领土。当时,西汉朝廷为了更好统治西域,建立了西域都护府,把今天的葱岭以东,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,都属于西汉的管辖,瓦罕走廊也成为西汉的领土。

于是,瓦罕走廊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一部分,也成为中国西域与中亚、南亚相互交流的主要通道。当时,西汉的丝绸之路,进入新疆之后就分为南北中三条线。瓦罕走廊位于南线,它是连接中国与阿富汗、印度、波斯的重要通道。瓦罕走廊的存在,让古代东亚文明能够进入西域。

史书上记载,在公元399年,东晋僧人法显西行到印度学佛法,途径瓦罕走廊。法显在著作《佛国记》如此描绘经过瓦罕走廊地方的荒凉:

“上无飞鸟,下无走兽,四顾茫茫,莫测所之,唯视日以准东西,人骨以标行路”。

看来,当时的瓦罕走廊,乃是鸟不生蛋的苦寒之地,能够识别路的标志,那就是死去的人骨。

瓦罕走廊成为商道

之后,南北朝时期的官员宋云、高僧慧生、大唐高僧玄奘、慧超、悟空等西行都曾行经瓦罕走廊。在公元627年,唐玄奘西行奔赴天竺那烂陀寺,途经过瓦罕走廊。在公元747年,唐朝为了重新打通丝绸之路,派大军途经瓦罕走廊,到帕米尔高原攻打当时的小勃律国。

公元十三世纪,富有传奇色彩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·波罗,去东方中国旅行的过程中,也曾经抵达过瓦罕走廊。当时,蒙古帝国统治欧亚大陆,东西方文化交流由此频繁,丝绸之路商旅繁忙,进入黄金时代。

于是,马可·波罗在书中,提及瓦罕走廊一带有着许多小商贩,贩卖珍贵的宝石、威武的骏马,弓箭手的技艺高超。值得一提,马可·波罗提及瓦罕走廊的山上空气纯净,能治愈一些疾病。

清朝瓦罕走廊成为中国领土

清朝乾隆24年(1759年),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和新疆的大小和卓木叛乱,把天山南北地区都统一,新疆又重新成为中国的领土。晚清时候,清朝大臣左宗棠收复新疆,在帕米尔高原建立了哨所,瓦罕走廊一部分又重新回归中国。

可是在晚清时候,俄罗斯和英国为了争夺世界霸主,纷纷争夺欧亚大陆的交通要塞之地——中亚。当时,英国人提出了“世界岛”理论。所谓“世界岛”,就是把整个亚洲、欧洲、非洲大陆都视为漂泊在世界海洋上一块巨大岛屿,美洲、澳洲、岛国日本都是世界的边缘。要控制世界岛,就必须控制亚欧大陆的腹地,也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带。

帝国主义列强对瓦罕走廊的觊觎之心

英国人认为世界岛的“心脏地带”,就是从东欧平原经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北部一带。控制“心脏地带”,就相当于控制整个“世界岛”,也相当于控制了全世界。

在英国人提出的“世界岛的心脏地带”理论中,阿富汗可以说是“这颗心脏的十字路口”,战略位置非常重要。因为它自古都是印度文明、中国文明、欧洲文明、中亚文明的交流之地,也是东西方来往的必经之地。

“世界岛”的理论,凸显了阿富汗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。后来,苏联、美国都先后向阿富汗派兵,某种程度上也是受这个理论的影响。在十九世纪末,沙俄扩充领土,把领土从乌拉尔山以西的东欧平原扩充到今天的中亚和东北亚一带。当时英国也占领了印度全境,与俄罗斯是兵戎交接,双方都有吞并阿富汗的野心。

清朝失去瓦罕走廊

但阿富汗由于遍地都是山区,民风彪悍,无论是英国还是沙俄占领,派出了很多军队和付出很大的武力占领此地,最终都是无功而返。

经过一番战争,1893年,英国和俄国都认为清朝无法在帕米尔高原立足,也很难占领阿富汗一带,最后,1895年9月8日,英国、沙俄、清朝三国签订了划国界的条约,对阿富汗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。

条约规定,清朝失去对瓦罕走廊的拥有权,瓦罕走廊属于阿富汗管辖。这一规定,也是为了让阿富汗包括瓦罕走廊在内,成为俄罗斯和英属印度的缓冲地带。中国勉强保存塔敦巴什这一段的帕米尔高原,这就是现在中国和阿富汗交界处92.45公里的边境线地区。

为什么让瓦罕走廊归阿富汗所有,就是英俄两国想这地方成为两国的缓冲地区。对于英俄两国割让本国领土给阿富汗的行为,清政府表示不满,曾经对英俄两国提出严正抗议。但当时东边的中日甲午战争,自然没实力收回帕米尔高原。

1911年辛亥革命后,中华民国政府与英国签订《中英喀布尔条约》,正式放弃对瓦罕走廊的主权要求。

我国与阿富汗划分国界

当历史车轮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,阿富汗乃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,两国在1955年互相派了大使。

当时,新中国考虑到面对与阿富汗国界的问题。于是,经过一番磋商,1963年,中国与阿富汗两国从新确定了瓦罕走廊的边界,规定瓦罕走廊的西段300公里属于阿富汗,100公里属于中国,中阿边境由此正式确立。

现在谈完了瓦罕走廊的历史,再说说瓦罕走廊对中国的战略意义。瓦罕走廊在中国境内的那100多公里的路段,承接着中国南下巴基斯坦的重要意义。于是,在上个世纪60年代。中国修建了北起新疆喀什,南到巴基斯坦塔科特的喀喇昆仑公路,开凿了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。尤其是喀喇昆仑公路上的红其拉甫口岸。

瓦罕走廊的价值

现在,喀喇昆仑公路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,延续着瓦罕走廊自古以来链接中国和南亚次大陆,构建了中巴经济走廊。

虽然瓦罕走廊气候严寒,乃苦寒之地。但在经济合作,以及区域一体化建设还是具有很大潜力。一旦瓦罕走廊实现它的区域连通性,必然会使中国影响力覆盖到南亚地区,让印度不能在南亚为所欲为,不仅促进中国和中亚五国,甚至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阿塞拜疆区域一体化,也会对全世界的政治、经济有着撼动力。

结语

凡是有一利必有一弊,由于瓦罕走廊所在的帕米尔高原的苦寒气候,以及阿富汗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形状,发展瓦罕走廊对中国来说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危险,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鸾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0号-6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