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生活常识 >

城市趣谈:什么是临夏回族自治州?面积多少?积石山县在哪里?

509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09 12:39:31    

  12月18日,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.2级地震。受震源深度较浅、附近人口密集、地质构造复杂、建筑物抗震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,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积石山县在哪里?积石山县是一个什么样地方?

(一)临夏州积石山县在哪里?

  首先,看中华大地全景图,临夏州差不多位于中国国土的中心位置。

  再看甘肃省政区图,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偏南的位置。

  最后,来一张临夏州政区图,积石山县位于临夏州西北角。

(二)什么是临夏州?

  临夏州全称临夏回族自治州,是全国30个自治州之一,也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。临夏州地处黄河上游,面积8169平方公里,辖1市、5县、2自治县,是甘肃省面积最小的地级行政区;2022年末常住人口212.41万人,是甘肃省人口第二多的地级行政区。

  临夏州历史悠久,秦初为罕羌侯邑。秦昭王二十八年(公元前278年),秦置枹罕县,属陇西郡。枹意为鼓槌,罕是稀少的意思,希望西羌地少发生战争,故取名“枹罕”。前秦苻坚建元七年(371年),设河州,治枹罕。清代梁份在《秦边纪略》中说:“盖黄河入中国,始于河州,禹之导河积石是也”,或许这就是古人称此地为河州的缘由。隋初设枹罕郡,开皇三年(583年)又改为河州。此后,演变为河州路、河州卫。1913年,北洋政府废府存县,河州改为导河县。1928年,导河县更名临夏县,此为临夏地名之始,因驻地临近大夏河而得名。1956年,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,辖1市、5县、1自治县。后来临夏市、临夏县又经过多次撤销、合并、复设,最终形成今天1市、5县、2自治县的格局。

  全国“市县同名”的地名共有40多对,这里的“市县”是广义的市、县,市代表地级行政区,包括地级市、地级的自治州和地级的地区;县代表县级行政区,包括县、县级市,县级的区;像临夏州、临夏市、临夏县三地重名的现象全国只有两组,另一组是和田地区、和田市、和田县。

  临夏州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,自然风光独特,文化底蕴深厚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。旅游景点有和政古生物化石、齐家坪遗址、半山遗址、林家遗址、炳灵寺、新庄坪遗址等文化古迹,以及黄河三峡、莲花山、松鸣岩等自然美景。“中华第一镜”出土于齐家坪遗址,“中华第一刀”出土于林家遗址。

(三)什么是积石山县?

  积石山县全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,是全国仅有的两个“三民族自治县”之一,也是全国名称最长的县级行政区。积石山县位于临夏州西北角,此处小积石山东麓,面积910平方公里,辖7个镇、10个乡;2022年末常住人口28万人,少数民族占65%,其中保安族人口2.14万人,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数的95%以上,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。第二多的地级行政区。

  积石山建县始于秦所置枹罕县。东汉初,县地分属凉州刺史部金城郡河关、枹罕两县。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年),陇西宋建聚众据枹罕割据自立,自号“河首平汉王”,这是枹罕唯一一次作为地方割据政权的都城所在地。直到汉献帝建安十九年(214年),曹操遣夏侯渊率兵攻克枹罕。隋代至清代,县地基本上分属凤林县、安乡县、枹罕县,属河州管辖。1913年,北洋政府废府存县,河州改为导河县,县地属之。1929年,改导河县为临夏县,县地分属临夏县、循化县、永靖县。1980年,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,因为有山峰积石山而得名。

  积石山县历史文化悠久。传说大禹曾在这里导河治水,《尚书·禹贡》记载,大禹“导河始于积石,至龙门,入沧海”。专家考证,“积石”就是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积石峡。这里是中国彩陶王的故乡,“彩陶王”于1950年4月在积石山县三坪遗址出土。这里是中国花椒之乡,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给花椒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。这里是世界民歌(花儿)采录地,积石山县是花儿流派最多、曲令最全、流传最广的地方之一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鸾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0号-6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