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3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01-07 23:08:33
“大同社会”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,“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”?大同社会?是理想主义还是真的存在?到底离我们有多远?
一、理想主义色彩理念的提出
“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”出自先秦时期,“夜不闭户”出自《礼记·礼运》:“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 “路不拾遗”出自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这就是大致暗合先秦时期儒家士人追求的“大同社会”!
二、“贞观之治”与“大同社会”理念的“构造”
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、经济复苏、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,史称“贞观之治”。唐太宗知人善用、广开言路、虚心纳谏;并采取了以农为本、厉行节约、休养生息、文教复兴、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;并大力平定外患,尊重边族风俗,稳固边疆,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。
“贞观之治”与唐太宗唐太宗逐渐被“神话”,被逐渐被渲染成了神一般的人物,贞观年间也成了这样“天下大同”的一个时代,其中吴兢的《贞观政要》一书起了重要的作用。
三、宋代士大夫的“再构造”
到了宋代,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一书里记录君臣对答时,评论唐太宗“贞观之治”说“自是数年之之后,海内升平,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,商旅野宿焉。”然而《资治通鉴》本来就是一本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的书,亦包含着司马光的个人思想和理想!
四、区域性局面的存在与谋求推广的模式心理
大同社会、“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”在一定的较小的区域抑或是存在的,而且在很多地方很长时期都存在,所以如果全国全天下都是这样,那就是“大同社会”了,这也是古代士人一直追求的,这个理想化的追求不仅没有错,而且还推动着中国人性格、理想、社会、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进步,具有重大的意义。
五、哲学上辩证视角
邢台旅游景点推荐(邢台必打卡的5个旅游景点)
2025-04-04 03:40:26诗句经典语录人生感悟(人到中年的无奈和感悟的诗句)
2025-04-04 02:00:41空气能热水器的优缺点(空气能热水器为什么没人用了)
2025-04-04 00:56:24炒外汇入门详细教程(炒外汇入门的步骤)
2025-04-04 00:48:26孝庄皇后的一生解说(孝庄太后的故事)
2025-04-04 00:20:04凤凰涅磐重生的唯美句子简短(涅槃重生,做真实的自我)
2025-04-03 03:17:59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
2025-04-03 02:55:02教你土匪猪肝的正确做法
2025-04-03 02:13:47DNF:徽章合成新思路!60个华丽徽章合成,必得1个灿烂自选礼盒
2025-04-03 01:06:31红枫扦插时间和方法
2025-04-03 00:10:0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鸾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0号-6